就我十几年的商业经验和早期二次元圈半资深专家经验给大家抛几个观点:
一、可以为爱发电,为情怀买单,但不傻:
这里本人诚心呼吁:这个圈子都是内心敏感的“孩子”,希望大家不要把他们当成是韭菜或者摇钱树。
我们所谓的二次元,基于的都是一个一个的“故事”和“人设”,无论用文字还是绘画,又或者是声音来表达,大家对于消费这种“共情感”有着爽点。二次元是什么?虚拟的精神世界,文学、游戏、动漫、影视……在我看来都是“泛二次元”,难道现在如此大火的直播网红们不是二次元?现实社会中的他们和直播间里面的他们很可能完全是天差地别的存在,所以,二次元世界是能够通过煽动情绪获得消费体验的方式,很多人仅仅把这个理解成动漫那就很狭义了。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开始精神世界的追求,只不过人类历史里面,电脑和互联网是近几十年的产物,在人类历史中,最典型的精神消费就是艺术、收藏、文学,所以我们要用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个虚拟世界的消费方式。文化消费是人类正常的需求,只不过互联网把这种消费从贵族阶级扩散到了普通大众,因此,这就是大众文化消费的产物,这个市场的催生和发展都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对世界知识的获取、理解和社交有关。
二次元圈子的发展也是靠爱发电的,在大家的价值观逻辑里面,共同的兴趣爱好催生了信任,催生了“我愿意为你买单”和“我支持你”的消费冲动,那么大家消费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创作者持续创作,为了能够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加入到他们这个兴趣圈子里面来,而不是真正购买的是产品本身。
二、一秒路转粉,一秒粉转黑,那是常事
目前圈子里的共情力基本都是靠“人设”来拉动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喜欢做虚拟偶像的原因,因为真人偶像很容易收到年龄、个人生活的限制,为什么日本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催生了二次元产业,也就是通过低廉的精神消费获得满足感,能够暂时逃避生活带来的痛苦感受,而这样的精神消费背后的生产团队,也并不是握有雄厚的资产,因此双方都在微妙地试探着彼此的消费底限,非常有趣。因此一旦生产团队“hua边”了,很可能让粉丝脱粉。大家都是“自愿”的,不存在一方的绝对控制和强势。
这里举个例子,我们在跟很多“圈内大大”合作的时候,发现他们很可能只是学生或者长相和家庭背景极其普通的人,他们在虚拟世界创造了一个能够产生巨大共情力的“偶像”拥有了一批粉丝,然后有些人愿意长线消费粉丝,所以不断撒糖和养鱼,也有一些人希望抓住短暂的人气爆点(怕时间长了自己就过气),操作一波大型收割,然后另起炉灶。总之什么样的都有。
三、市场和供应链极其不成熟
现在服务这些二次元圈子的都是传统的产业链和市场。我曾经看到某个圈内大大求着印刷厂帮她出小批量高品质的货要等待排期三个月的。所以催生了“众筹”、“预约”等消费模式,因为钱不够做东西,所以先众筹,因为不知道生产多少数量合适,所以要预约。这一切开始是因为供应链不成熟而无可奈何,后期也有利用这种方式圈钱的人,这就不说了,一切商业模式的产生必然是基于需求,但是发展就需要这个行业内的人们共同来维系。
我这些年来一直在整合柔性供应链以及寻找各种各样的圈内头部“创作人”,希望更多创作者能够专心创作而不需要为产品、渠道、营销的不擅长而耗费时间去买单,甚至违背了自己的初心。这件事很难,因为培养信任和磨合产品是一个长期的事。我只能说慢慢来,先做好渠道和供应链。
四、变现方式尴尬
政府补贴杯水车薪,卖广告掉粉,卖产品太难,一直“产粮”需要成本,二次元圈子的创作者们很大部分徘徊“温饱”层面,很难有突破。我很理解文化圈层就跟偶像经济一样撕杀很激烈,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市场上突围的,但是这个市场也是值得被优化的。目前创作者其实不缺,缺少懂得市场策划的“经纪人”,但是不是每个创作者都请得起经纪人以及能够签约公司的,所以他们大部分变成了cp搭档或者家人闺蜜同学搭档,大家抱团在工作,不是因为这个经纪人有多专业,而是因为他们能够不离不弃。我们就有遇到过创作者很不错但是经纪人很业余的情况,事实上影响了创作人很大的市场空间,但是又无可奈何,因为经纪人是他的老公。
我希望市场上能够有更多在传统行业有经验和资源的人能够关注并且加入到“经纪人”行业中来,寻找到合适的创作者与他共同发展进步,而不是把彼此当成是摇钱树。这样至少能够支撑基础的创作成本。
五、同行亲疏关系微妙
很多行业同行之间都是互相抱团的,也有很多互相敌对和排斥,二次元行业就特别微妙,其实大家都希望抱团,但是又把自己保护得很好,因为开篇就说了,这个圈子的人敏感,并且他们没有雄厚的资本积累,在商业利益上处于弱势,并不是他们不愿意合作,而是觉得自己跟大资本和大资源是很难平等的。我认为这些可以随着行业的发展慢慢有所改善,但是为了利益而发生的抄袭、私下泼脏水事件还是屡见不鲜。我曾经参与过几次,后来发现双方都有问题,一般不是单方面的。
最后,对于上面这些碎碎念,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看到,我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腰部努力了4年,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我很喜欢这个行业,因为这是为大众服务的,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这不是开玩笑,如果每个人多一点正能量的兴趣爱好或者朋友,也许社会上会少很多孤独抑郁症患者,那些每天重复高强度工作的人到下班之后也有一个好的精神寄托,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我也有着文艺青年的傲气,虽然被现实狠狠煽过几次脸,但是底限和坚持还是有的。希望能够结识更多和我有共同价值观的朋友吧。